“1元买壳”10个月后,北大医药新老板徐晰人突遭刑拘!

任先生 2025-10-30 阅读:12 评论: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野马财经   从“资本新贵”变成“阶下囚”,徐晰人的“资本神话”,碎了?   一则公告,让正处于“去北大化”进程中的北大医药(000788.SZ)再次陷...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野马财经

  从“资本新贵”变成“阶下囚”,徐晰人的“资本神话”,碎了?

  一则公告,让正处于“去北大化”进程中的北大医药(000788.SZ)再次陷入舆论漩涡。

  10月29日晚,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因涉嫌违法被刑事拘留,暂时无法正常履职。此时,距他今年7月正式就任北大医药总裁仅过去3个月,而距其通过新优势国际以1元象征价格收购西南合成100%股权、间接掌控北大医药控制权,也才刚满10个月。

  作为北大医药的实际控制人,徐晰人的被刑拘,不仅让公司的“去北大化”战略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市场对其未来的经营稳定性产生了担忧。毕竟,就在不久前,北大医药还因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终止业务合作、面临主营业务中止风险等问题备受关注,而徐晰人的突然出事,无疑是雪上加霜。

  消息一出也引发北大医药股价的剧烈波动。10月30日,北大医药股价盘中一度下跌超5%,截至收盘报5.74元/股,跌幅6.97%,总市值约34.21亿元。

“1元买壳”10个月后,北大医药新老板徐晰人突遭刑拘! 第1张

  董事长突遭刑拘

  事实上,徐晰人的“消失”并非毫无预兆,甚至可以说是早有端倪。早些时候,据“财新网”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徐晰人于10月17日在上海机场准备出关时,便已被重庆警方带走调查,其涉嫌职务侵占,同时有多名下属被查,包括负责其财务运作的下属及秘书等,另有几人目前也处于取保候审状态。

  就在三天前(10月25日),北大医药已披露,徐晰人因“个人原因”暂时无法履职,授权公司董事陈岳忠代为行使董事长职责,常务副总裁余孟川代为行使总裁及法定代表人职责。彼时公司已说明,相关工作已妥善安排,生产经营未受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临危受命的两人均系北大医药董事会成员。其中,陈岳忠与时任董事长、总裁的徐晰人存在直接工作关联。2025年9月18日,北大医药发布公告,明确徐晰人担任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岳忠出任战略委员会委员,二人任期均至第十一届董事会届满为止。

  值得一提的是,在徐晰人任职北大医药董事长、总裁期间,曾有类似“托孤”之举。据北大医药10月24日公告,徐晰人因个人原因暂时无法履职,故而授权公司董事陈岳忠代为行使董事长职责,同时授权公司常务副总裁余孟川代为行使总裁及法定代表人职责,此举足见徐晰人对二人的信任。

“1元买壳”10个月后,北大医药新老板徐晰人突遭刑拘! 第2张

  图源:罐头图库

  进一步来看,陈岳忠1969年生,本科学历,拥有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非执业)、注册税务师(非执业)等专业资格,职业经历涵盖财务、审计、企业高管等多个领域,曾任浙江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重要职务。2025年7月,陈岳忠被提名为北大医药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并于9月19日正式获聘。另一边,余孟川1972年生,研究生学历,现任北大医药副总裁,其历任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多家子公司及北大医药营销中心等职务,于2025年7月升任常务副总裁。

  如今徐晰人突遭刑拘,多位律师表示,其涉嫌的职务侵占行为若经查证属实,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徐嘉欣律师表示,从法律界定来看,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自身职务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等非法手段占有本单位财物(非公共财产)的行为,其量刑标准与侵占数额直接相关,根据数额划分三个档次,分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三到十年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要构成职务侵占罪需要具备特殊的主体身份,只能是本单位的人员,并需要利用其职务便利,有鉴于此,无论此前的低价收购行为是否存在风险,收购行为发生时,徐晰人不具备在北大医药相应的主体身份和职务便利,因此,难以认定收购行为与职务侵占的指控之间存在实质关联。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许浩律师则指出,“一元购”本身不必然违法,若西南医药集团经营极差(如净资产为负或接近零),1元象征性收购具有一定合理性;但若集团价值高,徐晰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压低价格收购并承接高额债权,损害其他债权人或国家税收利益,则交易可能无效或可撤销。从职务侵占罪看,若徐晰人利用在北大医药的职务便利,通过新优势企业收购间接控制公司,将公司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达标,则可能构成该罪。

  实上,徐晰人被刑拘前,其上任北大医药后进行了激进的管理变革与权力整合。从“1元买壳”到高度集权,徐晰人的每一步都充满争议。

  2024年12月,徐晰人通过新优势国际商业管理(杭州)合伙企业,以1元的象征价格收购西南合成医药集团100%股权,同时承接3300万元债权,间接成为北大医药实际控制人(持股22.22%)。这一“低对价收购+高债权承接”的交易结构,曾被投资者质疑“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2025年7月,徐晰人正式就任北大医药总裁,集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裁三大要职于一身,完成对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全面掌控。

“1元买壳”10个月后,北大医药新老板徐晰人突遭刑拘! 第3张

  图源:罐头图库

  不过,徐晰人自从2024年底入主北大医药后,公司业绩并未实现“全面反转”,反而呈现“营收下滑、净利润增长”的结构性分化。财报显示,2024年,北大医药营收20.6亿元,同比下降6.1%,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211.1%。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7亿元,同比减少5.07%;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15.51%;不过,公司医药流通业务实现营收同比下降7.16%,毛利率亦减少1.21个百分比;同时,医药流通业务回款减少导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5.19%。这也让外界质疑其改革成效未达预期。

  徐晰人,生于1979年,浙江台州人,硕士学历,历任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浦西支行浙江业务部主任,2006年成立新优势产业集团,现任新优势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天眼查数据显示,徐晰人旗下所有任职企业有46家,其中担任法人有26家,除北大医药外,任职企业大多为软件开发、商务服务、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等领域,与医药行业牵涉较少。

“1元买壳”10个月后,北大医药新老板徐晰人突遭刑拘! 第4张

  图源:天眼查

“1元买壳”10个月后,北大医药新老板徐晰人突遭刑拘! 第5张

  “1元买壳”背后的资本迷局

  说起徐晰人与北大医药的渊源,始于一场“1元买壳”的资本运作。这位金融背景出身的跨界商人,就此成为北大医药近年来最具争议的实控人。

  2024年8月,一家名为新优势国际商业管理(杭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新优势国际”)的公司诞生。新优势国际中,徐晰人通过100%控股的鑫通焱和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GP)占股20%,浙江中贝九洲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贝九洲”)作为有限合伙人(LP)占股80%。

  天眼查显示,中贝九洲是上市公司九洲药业的大股东。2024年12月,徐晰人旗下新优势国际以1元收购方正商业持有的合成集团100%股权间接控股北大医药,同时支付3300万元受让约23.92亿元债权。2025年2月,中贝九洲将未实缴的80%股权以0元转让给徐晰人控制的杭州铭满,强化徐晰人对公司的控制。

  这笔交易对徐晰人来说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按当时北大医药39亿元总市值计算,22.22%股权对应价值约8.7亿元,而他的实际支出仅3300万元。

  1979年出生的浙江台州商人徐晰人此前并不为资本市场熟知。简历显示,他历任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浦西支行浙江业务部主任,但缺少医药行业经验。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徐晰人自身实力一般,在得知北大医药控制权转让的消息后,徐晰人随即筹集资金。从结果来看,北大医药原控股方最终在诸多前往洽谈控制权的机构中选择了徐晰人。

“1元买壳”10个月后,北大医药新老板徐晰人突遭刑拘! 第6张

  图源:罐头图库

  “浙商”徐晰人以1元代价入主北大医药时,协议明确要求剥离“北大”“北医”品牌。巧合的是,在徐晰人入主前一个月(2024年11月)北大国际医院改为招标制,北大医药全资子公司北医医药因此失去单一大客户。此后半年,北医医药未能开拓新客户,陷入经营困境。

“1元买壳”10个月后,北大医药新老板徐晰人突遭刑拘! 第7张

  管理层洗牌,权力交接硝烟四起

  徐晰人入主北大医药后,公司管理层便开始“换血”。

  今年1-2月,公司监事徐伟钰、董事任甄华、张勇等人陆续离职;3月,上任一年左右的董事长齐子鑫因个人原因辞职。5月10日,北大医药公告称,因毛润辞去行政职务,西南合成提议免去其董事职位。对此,毛润反驳称,罢免需满足“任期届满”或“重大过错”法定条件,但公司未举证其过错,且以劳动关系解除为由罢免董事无法律依据。尽管如此,董事会仍以8票同意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该罢免议案。今年6月,公司董事兼总裁袁平东也宣布辞职。袁平东在北大医药任职了近10年,在任期间曾带领北大医药实现扭亏为盈直至推动利润创历史最高水平。

  新实控人徐晰人也不断加强对公司的掌控。4月,徐晰人当选董事长,7月,徐晰人出任公司总裁,公司核心管理层也更换为浙江系高管,如余孟川、黄联军等。至此,徐晰人已基本完成了对管理层的洗牌。

  今年6月,近百名退休职工因福利停发围堵公司办公楼,这场因资本更迭引发的治理冲突浮出水面。

  6月30日,北大医药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及公司大股东西南合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部分离退休人员近百人持续冲击、围堵公司经营办公场所,严重干扰了公司行政办公秩序。野马财经注意到,截至公告披露日,该事态尚无解决迹象。

  社交媒体上,有疑似知情人士发言称,2024年12月,新优势国际入主北大医药的当月,就开始停发退休职工工资、福利待遇、补贴等,加之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引发上百人到公司门口讨要说法。

  野马财经注意到,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0.6亿元,同比下降6.1%,而净利润却达到1.38亿元、增幅超2倍的“反常高增长”。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一是医药工业板块重点产品收入结构变动,重点产品销量提升及降本增效带动盈利能力同比提升;二是医药流通板块中供应链管理业务收入规模同比提升。

  资深财务专家施斌庆认为,公司销售费用总额2024年比2023年下降了2.58亿元,下降了56.03%,其中销售费用下降的主要费用项目是市场开拓及差旅费,下降比率为60.48%。公司解释下降的原因主要系集采政策,降价控费等原因。但国家药品集采政策不是2024年首次执行,已经执行多年了。由此推算,不排除公司2024年少计提市场开拓费等支出以达到提升利润之目的。此外,公司在2024年共计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减值准备金4216.24万元。在2024年当期销售费用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当期计提的这些减值准备不排除是否为平滑未来几年的业绩铺垫。

  另外,北大医药在8月11日的公告中,精准预测2026年净利润下跌49.78%,引发股价一路下跌。市场有声音质疑实控人徐晰人放任医院合作流失,以便低价整合资产。

“1元买壳”10个月后,北大医药新老板徐晰人突遭刑拘! 第8张

  “去北大化”之后,收入腰斩

  北大医药前身为西南合成制药厂,1997年于深交所上市。2003年,北京大学通过旗下北大方正集团收购其股权,成为实际控制方。此后,公司依托北大医学品牌资源拓展医药业务,于2013年正式更名“北大医药”。

  “北大”“北医”字样属北京大学商标资产,北大医药通过品牌授权协议使用相关标识,借此获取医院渠道信任。

  2014年8月,北医医药曾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签订服务协议,同年11月,北医医药还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签署长期服务协议,有效期至2017年底。

“1元买壳”10个月后,北大医药新老板徐晰人突遭刑拘! 第9张

  图源:罐头图库

  2022年4月、5月,北医医药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签订为期三年的长期服务合同,独家提供医疗设备、手术器械、药品(特殊药品除外)、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的采购及配送服务,预估合同总金额为每年12亿元。

  该合作给北大医药带来了可观的收入。2022年至2024年,北医医药从北大国际医院的实际交易金额分别为8.14亿元、 9.86 亿元、11.23亿元,期间,北大医药的营收分别为20.77亿元、21.93亿元、20.6亿元。2024年,北大医药的药品流通业务收入为14.37亿元,占到总体营收近七成,而这14.37亿元中的11.23亿元与北大国际医院有关。

  2022年12月,中国平安通过控股新方正集团成为北大医药实控方,持股比例达40.4%,北大医药成为旗下成员企业。

  2024年12月,徐晰人入主北大医药。经过两次变更,北大医药跟北京大学已无股权关系。

“1元买壳”10个月后,北大医药新老板徐晰人突遭刑拘! 第10张

  图源:罐头图库

  入主北大国际时,徐晰人签下了严苛切割条款:入主后120天内必须完成公司名称变更手续,变更后的公司名称不得含有字号“北大”、“北大医药”、“北医”或类似字号,180天清除所有北大关联印记。过渡期需维护品牌声誉,且永久禁注相关商标。这也预示着,新老股东在上市公司层面将加速脱钩。

  且在徐晰人入主前一个月,北大国际医院改为招标制,北医医药因此失去单一大客户,北大医药已经跟北大毫无关联。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上市公司高度依赖关联方,属于业务不独立的问题,是严重的经营短板,只不过此前未被给予足够重视,公司经营和治理结构也存在缺陷。

  8月8日,北大医药公告宣布“组建生产制造子公司”,似乎打算转型。

  事实上,北大医药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多次转型调整。2015年,北大医药剥离了原料药资产,核心业务由原料药向制剂及医疗服务转型。近年来,北大医药加大了其研发投入,重点布局抗感染、镇痛类、精神类、慢病类四大核心领域。2024年,北大医药的研发投入4013.35万元,同比增长12.22%。

  然而,公司失去核心大客户北大国际医院后,净利润腰斩,现金流枯竭,难以覆盖新生产基地建设、研发投入等转型成本。在集采背景下,仿制药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北大医药现有仿制药产品多已纳入集采,如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奥硝唑注射液等,2024年公司制药业务毛利率已下滑11.23个百分点至57.47%。今年4月,北大医药公告称,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盐酸昂丹司琼片(4mg)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这标志该产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同类竞品超20家,市场空间逼仄。

  另一家药企海西新药的案例显示,集采导致其净利率从37.1%骤降至29.2%,也表明整个仿制药行业面临盈利压力。另外北大医药应收账款周转率仅1.74次,远低于行业均值3.5次,资金效率低下问题,转型将加剧其现金流压力。

  沈萌表示,转型成效需要更长时间经过市场验证,短期表现并不足以进行结论,在集采背景下,成熟药品的收益空间会不断被削弱,这也倒逼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推出新的产品。

  徐晰人以“1元买壳”的惊人之举入主,又在短短八个月内以雷霆手段完成了管理层的大换血,扫清了“平安系”的印记。10个月后,徐晰人又身陷囹圄,去“北大化”后的北大医药如何走出困局?你有何建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任先生博客观点,不代表任先生博客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任先生博客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房县黄酒的酿造工艺与步骤(2024详细教程)

    房县黄酒的酿造工艺与步骤(2024详细教程)
    房县黄酒的酿造工艺与步骤房县黄酒,源自中国湖北省房县的传统酿造佳品,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得益于精细的酿造工艺。以下是房县黄酒的主要酿造步骤:黄酒购买热线:133412496001. 选料与浸泡酿造房县黄酒的首要步骤是选择高质量的原料。主要原料为糯米和麦曲,它们的选择直接决定了黄酒的口感和品质。糯米要求粒大饱满,无病虫害;麦曲则应选用优质大麦,经过精心培养制成。选好的糯米需要经过浸泡,使米粒充分吸水膨胀,有利于后续的蒸煮过程。2. 蒸煮与冷却将浸泡好的糯米进行...
  • 微信分付可以借出来吗:一步之遥,从分付额度变现微信现金的4个顶级操作

    微信分付可以借出来吗:一步之遥,从分付额度变现微信现金的4个顶级操作
    微信分付怎么变现:一步之遥,从分付额度变现微信现金的4个顶级操作使用微信的用户,只有一小部分的拥有分付,一般在你的支付分或者个人信用分达到650以上才有机会,一般最低额度也是500以上,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变现微信分付的额度,提到微信账户里,小编整理了4个顶级操作,非常牛,来看看是怎么操作的吧!教程:1.直接扫码通过直接扫码的方式,这个必须是商家码才可以,个人码是不可以的,需要和商家有一定的熟悉感,操作的前提下,我们应该保证自己的财产安全,一般商家给的点...
  • 建滔积层板现涨超3% 花旗重申“买入”评级

    建滔积层板现涨超3% 花旗重申“买入”评级
      建滔积层板(01888)早盘上涨3.46%,现报8.96港元,成交额4702.23万港元。   近日,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在建滔积层板(01888)股价回落17%后,重申“买入”评级,对其开启90天上行催化观察,因为预期公司将在7月中旬发布盈喜;预料公司今年上半年股东应占盈利同比升82%至7.68亿元,目标价12.5港元,预期今年至2026年的每股盈利复合年均成长率为60%。...
  • 鼻血喷涌!女明星丝袜诱惑,惊艳全场

    鼻血喷涌!女明星丝袜诱惑,惊艳全场
    丝袜作为时尚界的经典元素,早已成为女明星红毯、舞台、杂志拍摄等场合的必备利器。女明星们根据自己的身形、气质以及活动场合,选择不同颜色、质地和厚度的丝袜,展现出各式各样的丝袜风格。有的偏好黑色丝袜的神秘诱惑,有的则喜欢肉色丝袜的自然轻盈,还有的选择彩色丝袜,展现出鲜明的个性,都有哪些女明星让你鼻血喷涌呢?1.范冰冰的性感,妖娆2.米雪的俏皮,可爱3.性感林志玲4.诱惑马伊琍5.骨感张柏芝那个是你的菜呢?...
  • 未成年少女性侵与强迫卖淫案:湖南男子因涉及贩卖活动获重刑

    未成年少女性侵与强迫卖淫案:湖南男子因涉及贩卖活动获重刑
    湖南宁远县重判介绍卖淫男子:13岁少女遭性侵案引发社会反思湖南宁远县近日公布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案件。一名13岁的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后,被迫从事卖淫活动。经过调查和审理,涉案男子因介绍卖淫被重判。此案不仅揭示了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缺失,也引发了公众对性侵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深思。据悉,该案中的未成年少女在13岁时遭遇了性侵,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更为严重的是,她随后被迫从事卖淫活动,成为了陈某等不法分子的赚钱工具。陈某利用未成年女孩从事有偿陪侍和卖淫活动,涉及多名未成年人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