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金融街开幕,今年的年会以“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为主题。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
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合、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强化全周期综合金融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吴清的演讲对VC/PE释放了诸多重磅利好: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吴清此次发声在退出端给予了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全方位利好:实施创业板改革、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退出问题是当前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关键问题,在当下这个时间点,在2015-2016年的“双创”浪潮期间募集设立的基金正进入到退出的关键阶段。GP现阶段正面临着大批存量已投项目等待退出的局面,DPI成为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因此,退出渠道的拓宽,对GP来说是关键性的利好。
此外,吴清强调新产业、新业态需要更大规模的耐心资本投入和更灵活、更包容的融资环境,以利于更好支持创新资本形成和创新动能培育,这也肯定了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作为创新资本的重要作用。
我们关注到,今年以来,证监会十分关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主题演讲,吴清表示,当前,适应创新规律的资本形成机制不完善。与科技创新“十年磨一剑”的坚守相比,我们的金融供给仍存在资金短期化、风险容忍度低等问题,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远远不够。
吴清指出,更大力度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聚焦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卡点堵点,精准发力、畅通循环。积极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拓宽资金来源。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优化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和“反向挂钩”等机制,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
吴清的讲话不仅为私募股权基金的“募投管退”各环节都给予了具有针对性的利好举措,还关注到了当前行业中的关键实际痛点: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远远不够。
2024年以来,耐心资本频频被提及,引起了圈内的讨论热潮。耐心资本,“耐心”这两个字是关键,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其内在要求。所谓“耐心资本”就是主动地、能够提供长期地支持,能够穿越周期,对于风险高度容忍、对于失败高度包容的资本。这样的资本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周期非常长、不确定性非常大、失败率非常高的特点。
我们认为,相较于早年间的互联网、消费、模式创新,近年来创投圈的投资主题以硬科技为主,而科技类企业的成长周期往往很长,伴随着创投机构也越来越“投早投小”,此前通行的“5+2”的基金期限已然不能匹配当前的投资回报逻辑。这也倒逼创投机构必须更有耐心,等待更为长期的回报。
当然,GP的耐心,离不开长期、耐心的LP,我们认为,国资LP,是我国建设“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主力军。从展望长期的角度看,当前业内发展耐心资本的举措包括主动为已有基金延期、为新设基金制订更长的存续期。
从承受风险角度来看,发展耐心资本,也意味着完善容错机制。
对建设耐心资本而言,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至关重要。科技创新股权投资“投早投小”的风险大,基于科创投资的规律和特点,较长的存续期限、建设完善相关的容错机制、灵活的退出机制,才有利于更好发挥投资积极性,更好践行“投小、投早、投科技”,支持创新创业。未来,我们也期待着更多国资能够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9月19日,证监会机构司司长赵山忠在金融街合作发展理事会资产管理专委会2025年度会议上表示,从投资端来看,科创企业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等特点,尤其需要“长钱”的支持。
赵山忠指出,更好发挥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服务科技创新“孵化器”“加速器”功能。赵山忠表示,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是科技创新的关键驱动力之一,通过提供关键资金,支持创新资本形成,通过并购交易,促进产业链资源整合,通过专业投后管理,赋能企业成长。近年来,证监会持续深化改革,积极推动优化股权创业投资行业的生态,努力畅通募投管退全链条机制,更好地发挥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注册制改革以来,九成以上的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和超过半数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均获得了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资本支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良性循环正在加速形成。”赵山忠说。
我们关注到,2024年以来,创投行业的政策环境迎来了重大利好,国家层面对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据我们统计发现,去年以来,股权投资行业频迎支持和鼓励,政策利好不断:
2024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也被称为“创投国十七条”,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
2024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发布,其中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
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
2025年3月5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而后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进一步优化完善试点政策,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范围扩大至试点城市所在省份,并且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
在3月5日傍晚国办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中,不仅再次明确支持发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也切中行业“痛点”,强调优化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募投管退”制度体系,并在退出渠道畅通方面有所安排(上市、并购)。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邱勇表示,引导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快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预计将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加速布局了一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基金,签约金额突破3800亿元。联合社保基金会、大型银行和地方政府,推动设立科技产业融合基金、科创协同母基金、创投二级市场基金等,规模将超3500亿元,为创业投资“引流”“疏堵”。
未来,相信股权投资行业也将进一步响应中央号召,加强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耐心资本培育更多企业的科技创新。相信在多方共建之下,中国创投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将扮演最为重要的战略性力量之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的支撑作用,引来更多优秀项目落地福建,引导各类资本投资福建,引进更多优质要素汇聚福建,将于10月30日在福州市召开福建省资本与产业对接会(园区专场),由福建省委金融办、福州市政府、福州新区管委会指导,福建金投、福州金控主办,母基金研究中心(www.china-fof.com)承办,旨在以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跃迁和产业升级转型,助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福建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任先生博客观点,不代表任先生博客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任先生博客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