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美联储召开了3月FOMC会议,以一致同意的投票结果维持基准利率5.25-5.50%不变,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点阵图维持2024年75bp降息指引,鲍威尔言论也显鸽派,市场受到提振。截至收盘,道指、纳指和标普500分别上涨1.0%、1.3%和0.9%;VIX恐慌指数降至13.04;美十年期国债利率小幅下降2bp至4.27%,两年期国债利率跌9bp至4.61%;美元指数跌0.4%至103.4;COMEX期金涨至2206美元。对此,我们有如下快评:
本次FOMC会议值得关注的要点:
相比1月声明的主要措辞几乎无变化。
点阵图维持2024年降息75bp,下调2025年降息预期,上调长期利率中枢。FOMC点阵图中位数预测显示,2024年利率中枢为4.625%(12月时为4.625%),2025年利率中枢为3.875%(12月时为3.625%),2026年利率中枢为3.125%(12月时为2.875%),长期中枢从2.5%小幅升至2.562%。整体点阵图观点趋于收敛,19名官员中有9名认为2024年利率中枢将下降75bp,而有9名仍然认为降息幅度在50bp及以内。
上修2024年核心通胀和经济预测。相较12月预测中位数,美联储将:
1、GDP增速:2024年从前值的1.4%大幅上修至2.1%,2025年从1.8%上修至2.0%,2026年从1.9%上修至2.0%,长期保持1.8%增速。
2、失业率:2024年从此前的4.1%下修至4.0%,2025年维持4.1%不变,2026年从4.1%下修至4.0%,长期失业率维持4.1%不变。
3、核心PCE:2024年从前值的2.4%上修至2.6%,2025年维持2.2%不变,2026年维持2.0%不变。
正在研究放缓缩表进程,对1月通胀数据不过度反应,仅凭强就业不足以推迟降息。发布会上鲍威尔针对如下要点给出答复:
1、降息:在今年某个时候开始放松政策是合适之举。政策利率或已达峰,如有需要,准备将利率维持较高水平更长时间。今年某个节点降息是合适的。劳动力显著疲软将是启动降息的理由。直觉是利率不会再降至非常低的水平,但这方面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2、缩表:本次会议讨论了放缓缩表问题,不久后实行是适宜之举,将会高度关注预示缩表结束的迹象,长期目标是资产负债表主要由国债构成。正在研究放缓缩表的最佳速度和最佳规模。普遍认为,一旦隔夜回购市场稳定,随着资产负债表的收缩,准备金应该会以几乎一比一的速度下降;希望在储备金上保持一定的缓冲。放慢缩表步伐的决定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资产负债表将收缩,而是让我们能够更渐进地接近最终水平。
3、通胀:上调通胀预测并不意味着美联储对通胀容忍度的提高,1月份CPI和PCE数据相当高,但可能是由于季调所致的波折,不会对这两个数据过度反应,也不会忽视它们。有一些信心认为住房市场租金下降的现象将逐渐显现。将继续看到商品价格持续进入新的平衡。
4、就业:劳动力市场未出现裂痕,预计失业率将上升。仅凭强就业不足以推迟降息。
市场反应:
美联储态度偏鸽,市场受到提振。本次会议不论是点阵图还是鲍威尔言论均较市场预期更为鸽派,在上调通胀预期和经济前景后并未改变降息路径指引,且鲍威尔言论淡化了市场关心的通胀和就业对于加息前景的扰动。受此影响,从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市场表现看,本次FOMC会议前后,2024年6月降息概率从前一日的57%升至69%,年内降息幅度从前一日的73bp升至84bp。从资产端看,美股信心回升,三大股指均大幅走高,而美债冲高小幅回落,美元下跌,黄金创新高。
美债利率向下空间打开,仍需关注“自我抑制”特性。十年期美债利率近期再度回升至4.3%附近,主要受通胀预期抬升的影响。往后看,核心通胀在上半年仍有望保持降温趋势,美国经济虽然韧性维持但趋势向下,当前市场降息预期的变化已趋于理性,美联储的鸽声有望再度开启美债利率向下的空间。但需提示过快的回落仍将导致“自我抑制”式的波折:美债利率过快下行可能导致诸如地产等利率敏感型需求反弹,从而使得通胀进一步冷却被阶段性证伪,进而导致美联储倾向于按兵不动甚至立场转鹰。
美股仍具分子端韧性,仍需关注估值安全垫。美股分子端在维持韧性的宏观背景和人工智能产业趋势的帮助下仍有望保持坚挺,分母端或短期受到美联储鸽派立场的提振,但当前所处的过去十年均值+1倍标准差上方的估值并不具备充足的安全垫。需关注流动性层面的阶段性压力:作为美国流动性蓄水池的美联储逆回购账户余额已快速下降至5000亿美元下方,二季度或迎来流动性拐点,美联储对于放慢缩表的计划实施或有助于降低该影响。
对A股市场而言,海外宽松交易仍在继续,但是结构上开始变化。一方面美联储年中降息依然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全球资金依然较为积极;另一方面日央行结束负利率时代,也使得全球高风偏资金开始高切低,由前期涨幅过高的日本和印度股市向其他新兴市场股市平衡,包括A股。结合历史经验来看,本轮A股行情在中线维度上仍有继续拓展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在短线夯实整固、通过交易消化获利盘之后,市场行情可能还会继续运行,向上空间还有希望进一步打开。
风险提示:指数短期涨跌幅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法律依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